解脫文章

道歌海會:師已行道.導我前行

活動名稱:噶舉道歌海
活動時間:2020年01月09日
活動地點:上慈居
主辦單位:解脫協會
主辦人:羅卓仁謙
紀錄:蔣筱珍

進門,走上台階,繼而入堂,尋一處正座。距離上回道歌海宴,已兩週。

你翻開道歌海,千餘年前祖師證悟的道路,再次開展於眼前,噶舉傳承則以道歌之唸誦,迴盪耳旁。然而畢竟年代久遠,文字辭藻深奧,後世如我輩,實難完全貼近祖師敎法。於是今晚在上慈居,你將發現老師是如何煞費苦心,將深奧的義理,以淺顯的方式教導我們。

有這麼一套圖卡,以圖,文的方式扼要描述《噶舉道歌海》最具代表的五十個事件,而這些祖師事蹟裡,均寓意了一個精神、一個修行或一個法門。今夜,你看著老師一邊將圖卡放置桌上,一邊就《噶舉道歌海》中相應的頁數,解說完整背景與意涵,其中並穿插相關人物的互動。末了,老師更提出,應將白話版本參照閱讀。

就在這歡樂的師生問答中,瑜伽自在帝洛巴、大智那洛巴與大譯師瑪爾巴等噶舉祖師們的事蹟,生動的躍於眼前。至此,你不禁升起甚深的信心與感念。

聞思的一切,必須透過禪修,方能切實的體悟。緊接的禪修練習,你調習,數息,然後試著探尋念頭的根源。你看著你的念頭並探尋,發現相關的人物.事件.地點乃至時間,那些聚合其實並不真實存在。而相應的情緒是多麼虛幻且孤立無援,甚至覺得滯留情緒的自己有些可笑。

起身,

步出上慈居。門外是一片練習的素材。你明瞭任何事物都是因緣聚集,世俗上一切存在都受著因緣活動的影響。你明瞭需要維持住心的本質,不要放逸。你明瞭要如搗芝蔴般,體悟真如本智。

而面對人世的喧囂,在心力交瘁時、修行有礙時、不知所措時,除憶起課堂所學,或許可以憑藉這圖卡憶念上師:「往昔祖師行儀,隨學弟子修行」。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。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。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。那麼,以祖師為鏡,自能明心性。

勿為今生辦八法,勿分能所自他界,勿謗親屬為仇敵,勿增益餘宗派法。
聞思即是除闇燈,勿斷殊勝解脫途,昔曾依師為尊主,後仍當奉事不捨。
自心本是摩尼寶,勿任流於狂流中,當護謹慎令不亂,一切所願自然成。

~大智那洛巴尊者《口訣之歌》

 

 

搗麻者—帝洛巴本事

頂禮上師!

瑜伽自在的帝洛巴曾經花了十二年的時間,將自己的腳用鐵鍊鎖住,在西方索馬布日地方的寺院中修行,最後得到了共通的成就─親見本尊,並能夠自在控制表層的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。此後,他決定要遁世修行,但該寺的上師與住持們不答應他的要求、他也不希望違逆他們的意思,所以展現了「將魚的靈魂引出身體,飛向空中」的神通,讓大家意識到他已經得到了成就,因而接受他的決定,讓他離開。

帝洛巴前往印度南方打算尋找龍樹上師,當時在南印度有一座名為「恐怖笑」的墳場,場中有個濕婆神像。許多佛教與非佛教的女巫們,都會在吉祥日聚集於此處進行宴會,宴會的主持是持守禁戒並住在草叢中的瑪當吉上師。
帝洛巴前往拜見他並詢問了龍樹上師的行蹤,他回答:「龍樹上師已經去向樂神—乾闥婆王說法了!他指定我來度化你。」一聽到這句話,帝洛巴毫不懷疑地立刻獻上了曼達並拜他為上師。

他傳授了《密集金剛》的灌頂給帝洛巴,並為他指出了心的本質,又吩咐他:「要持續維持住心的本質,不要放逸!」
另外,他為了摧毀帝洛巴的種姓優越感,親自產生體悟,而授與他專屬的修行方式並給予預言:「你要前往東方孟加拉的邊地,到一個名叫『哈日吉拉』的城市,這是一個曾經受到『鄔瑪吉瑪拉國王』所祝福的地方,所以環境自然能讓該地的修行者快速得到成就。這座城市的中心,有一個販賣各式商品的『五錢市場』,市場裡有個擁有很多僕人的妓女。你應該去當她的僕人,這樣就能圓滿你的體悟、不久能得到大手印的卓越成就,更能度化許多眾生。」
帝洛巴依循上師的教誨,晚上為該妓女拉客、早上則為她搗芝麻。他某天突然就親現了真實的體悟,得到大手印的卓越成就。

當時,城中的人們都看到了各種不同的景象:有人看到他變成一個周圍圍繞著十四座油燈的大火,有人看到他變成坐在光團中手結定印的僧侶,有人則看到他變成一位受到許多女子頂禮、轉繞,身穿骨飾的巫師。那位妓女聽到這個消息後趕到該地,看到帝洛巴以大王的舞姿坐在空中的光團中,右手仍握住搗木搗著芝麻。妓女感到非常懊悔,她禮拜、轉繞帝洛巴並向他獻上曼達,頂戴他的雙腳後說:「尊者!我不知道您是位聖人!所以請您包容我之前所造下的許多罪業,從今以後也要接納我!」

尊者回答:「妳並不是在知道我是修行者的情況下還刻意使喚我的,所以妳沒有犯錯!我更因為這些過程,而圓滿了修行。因此,希望我心中此刻出生的自然、無生、天生的本智之體悟,能進入妳的心中!」說完之後,尊者將一朵花放在她的頭上,使她立刻解脫,成為一位因祝福而開悟的聖人。
當地的國王聽說有一位瑜伽師度化了一個妓女後,就騎上了大象並帶著許多隨從前往拜謁。到當地時,他看到尊者與妓女都浮在市集十字路口正上方,離地七棵棕櫚樹高的天空中。
接著,尊者以《大梵妙音高吼之調》唱出金剛之歌:

1.1.1愚人雖知芝麻中含有油脂,若不懂得榨油技術就無法榨出油來。
1.1.2我們與生俱來也蘊藏著智慧,若無上師指導便無法知曉。
1.1.3此天生的智慧啊,就如芝麻中蘊藏的油脂一般。
1.1.4要將麻油榨出來,就必須透過研磨與過濾。
1.1.5同理,上師為我們展示真理後,我們所有的顯像將融為一體。
1.1.6啊!我長期求解的難題,其答案此刻竟是如此清晰!

 

尊者說:「雖然終極上來看,心的修行與心的污濁兩者、煩惱與智慧兩者都並無差異,也毫無果位上的斷德與證德可言。但世俗上,一切存在的活動都取決於因果。

以芝蔴與蔴油為例:如果不經過手錘和搗木的壓榨與敲擊,就無法磨出蔴油,為什麼呢?因為任何事物的出現,都不會只受到單一的因或緣所決定,而必須要有大量的因緣聚集,才能構成作用。同理,一切生命雖然都具備法身,但是如果沒有得到上師的明示、又不透過修行所產生的智慧之淨化,那就無法有所成就。可見,世俗上的一切存在都受因緣活動的影響。」帝洛巴如此以搗芝蔴為喻,形容體悟到真如本智的方式。

據說,當時僅僅是聽到「真理」一詞,現場的大眾們就都徹底擺脫了煩惱的束縛、親見真如本智並騰空飛去,令該國變得空無一人。

 

翻譯家—瑪爾巴本事

頂禮上師!

本來超越意識的法身與明光並無來無去,但它所蘊藏的慈悲,會為了利益眾生,而開展出報身。此報身就是為十地菩薩們說法的第六佛—金剛總持。而金剛總持的教導由「金剛手菩薩」負責整理,後者與「見喜空行女」一齊將這些法門傳授給加持之化身—帝洛巴瑜伽師。

帝洛巴的思想繼承人,是經歷苦行、求法不懈的那洛巴,他是讓此世界更為美好的大智者,這位大智者的次第傳承者,包括譯師瑪爾巴、密勒日巴日等噶舉派的祖師。其中,住在山南的瑪爾巴,是掌握金剛乘的法門與權力,並以之廣大度眾的法王。我們向他頂禮,並來分享與聆聽他的故事。

一、瑪爾巴初見心性

當瑪爾巴尊者向那洛巴大師請求:「請您傳授完整的《勝樂輪》灌頂與密續註解!」時,大師回答:「付諸實修,遠比得到複雜的灌頂與理論教導還重要。」

接著,他傳授了名聞遐邇的「四大教飭」之口訣—「那洛六法」和直指本然、天生之心性—本智的「大手印」給尊者修習。在付諸實修後,瑪爾巴心中產生了許多無上密的特殊體悟;特別是在修持拙火時,產生了樂、明、無念三者並行的經驗。其三門穩定維持在毫無動搖的境界中七天,出現了十種徵兆;他又在如此心性踴躍的狀態中度過了許多日夜。

之後,尊者心想:「我已經在印度與尼泊爾一帶待了十二年,不僅僅是得到了許多灌頂與口訣,也學習了佛法的文字和義理,更投入在不會讓自己後悔的實修當中。所以,已經不需要再向其他人求教任何法門或學問了。如今,我帶來的金子即將用盡,應該要回蕃地盡量多存一些黃金,再來印度供養上師們,令其歡喜並釐清之前所學的問題,並求學尚未學習的法門。我也該在蕃地弘傳佛法、特別是『成就傳承』的法教。」

尊者從剩下的金子中留下一點點作為旅費,其他都用來準備供品,並邀請了同學們一起向那洛巴大師獻上表達謝意的喜宴。宴會時,瑪爾巴心想:「我從蕃地來到印度後,依止了許多博學實證的上師,學習了大量的密續與註解,又熟悉掌握了翻譯的技巧,並在自心中培養出毫無錯謬的體悟。如今,我將能順利返回蕃地,真開心啊!」他因此唱出了名聞遐邇的八大道歌。首先,他來到那洛巴的足前,以《童籠磨長調》起腔,將自己的體悟以歌唱的形式向上師報告:

2.1.1瑪爾巴說道:「尊貴的上師!您得以見到帝洛巴,是因為過去累積了長期的資糧。
2.1.2為了斬斷這輪迴之苦,您修持了十二種難行的苦行。
2.1.3這股毅力讓您終究得以頓悟真理。
2.1.4頂禮您!具有吉祥智慧的大成者!

2.1.5我只是來自蕃地的小翻譯,前生的因緣讓我得以見到您。
2.1.6我向您學習了《喜金剛》、《大幻化網》與《勝樂輪》
等深奧的法門,掌握了四部密續的精要。
2.1.7您又向我展示了源自空行母的四種灌頂之加持河流。
2.1.8我因而產生了無法撼動的禪定,維持長達七日。
2.1.9我體內那兩股流動的日氣和月氣,流向了毫無動搖的虛空中。
2.1.10內在體會到了自然、天生的體驗:樂、明、無念。

2.1.11使我體悟到,慣性導致的昏睡本質上就是「明光之道」。
2.1.12心的主客對立,融入了超越概念的法身。
2.1.13使我認識到內在與外在的一切如幻,本質上就是無生的大手印。
2.1.14我的心親見了它的本體,這過程恰如會見老友一般。
2.1.15這些體驗又如啞巴作夢似的難以言說。
2.1.16這些體悟又如孩子的快樂般無法解釋。
2.1.17大恩那洛巴啊!請您再加持我!不斷地照護我!」

大智那洛巴將手放在瑪爾巴的頭上,唱出這首《口訣之歌》:

2.1.18那洛巴答道:
「翻譯家瑪爾巴!切莫為了此生而辛勤於利衰、毀譽、稱譏與苦樂等世間八法!
2.1.19不要創造主客、自他的對立。
2.1.20不要將親人視為仇敵,也切莫對他人的觀點胡思亂想。
2.1.21博學多聞與深入思考乃是明燈,能消除愚鈍之黑暗。
2.1.22不要斬斷了自己的解脫之道。
2.1.23所以,過去你曾經依止上師,往後也應如此受學。
2.1.24要珍惜自心,別讓它流連於無意義的奔流中。
2.1.25 若能如此,你的願望必能成就。」

 

接著又慈悲給予瑪爾巴許多開示。
瑪爾巴感到非常開心,在發誓自己絕對會再回到上師的座下後,就動身返回蕃地。

 

二、瑪爾巴初返西藏

 

瑪爾巴返回蕃地的途中,經過尼蕃交界一座名為黑口的大稅關,他被迫在當地停留幾天。最後一天的夜晚,瑪爾巴夢到空行母們將自己抬在轎上,前往南方的吉祥山拜見大婆羅門─薩惹哈。他加持了瑪爾巴的身體、言語和意識,傳授了佛法之精華—大手印的象徵與實義,令後者的身上產生無漏大樂、心中浮現無謬的體悟,在夢中感到無限歡喜。

醒來後,瑪爾巴仍然記得夢中得到的開示。他懷著歡喜的心情繼續前進,並在芒地象堡停留而說法了兩個月。
當時,後藏吉浦地區的珞迦領主已經過世,其寺院由長子繼承,繼任者聽到瑪爾巴正在傳法的消息後,派人迎請他前往吉隆,他答應一定會前往。約期到來的時候,迎請使者便從佩姑湖將他接到吉浦,殷勤供養款待,並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講經法會,在該月的初十又舉辦了喜宴。繼任住持在宴會上請求瑪爾巴:「上師!我們父子曾經熱情接待過您,今天又再次款待了您!所以,懇請您在這場宴會上,唱一支未曾宣唱、文義雙美的歌!」

瑪爾巴回答:「不久以前的春天,我從尼泊爾中部出發,走了一尖的時間後就來到了尼、蕃交界的黑口稅關,我在那裡住了幾天。某天夜裡,我夢見一位氣質不凡、身穿婆羅門裝束的女子,來對我說:『請隨我前往南方吉祥山。』便將我帶到那裡。我夢到自己在那裡見到了大婆羅門,他親自為我開示了『不作意』的精華實義,內容如下。」

他接著以《大鵬展翅曲》唱出了這首濃縮心要的金剛之歌:

2.2.1「今天是吉祥的初十,在此宴會上的各位都是守誓的君子。
2.2.2珞迦領主!你希望我唱一首不曾唱過的歌!
2.2.3我長途跋涉、疲憊不堪,就算唱歌,歌聲跟歌詞都難以動人。
2.2.4但你是我的摯友,我必不應讓你失望。

2.2.5因此,我現在要說一個不曾說過的故事,請各位聽好:
2.2.6我接下來要說的,就是大婆羅門薩惹哈的學說!
2.2.7不久前的暮春三月時分,我走到了尼泊爾與蕃地的國境,
那裡有個稅關,是邊民遊蕩之處。
2.2.8稅吏非常蠻橫,將我這個蕃人扣留了幾天。

2.2.9某夜,我夢到兩個美麗並高貴的仙女,婀娜走到我面前說:
2.2.10『兄長!您應該去南方的吉祥山。』
2.2.11我在夢中回答:『我沒去過那裡。』
2.2.12她們回答:『您不用擔心,我們會送您過去。』並將我扶上一乘布轎。
2.2.13我們如飛在空中的傘般,傾刻間便到了南方吉祥山。

2.2.14我夢見吉祥山有棵清涼的菩提樹,樹下有張由屍體構成的寶座。
2.2.15座上坐著威嚴、身著骨飾的大婆羅門薩惹哈,他身邊有兩個妃子。
2.2.16他笑著問我:『你路上平安嗎?』
2.2.17見到他,我狂喜地流淚、汗毛直豎;我轉繞他七圈,
接著禮拜他並用頭碰觸他的腳,希望他攝受我。

2.2.18大婆羅門給予我身、語、意三個層次的加持:
2.2.19他摸了我的頭頂給予身加持,我立刻感到不動搖、
無漏的大樂,這個感受像喝醉的大象一般。
2.2.20他發出獅吼,宣說無文字的真理給予我語加持,
使我體驗到如啞巴作夢般難以詮釋的體悟。
2.2.21他加持我的心,讓我體會到無來無去的真理—法身,
這個過程如躺在墓地的屍體般不可思議。
2.2.22接著,他身旁的一個寶瓶唱出大樂清淨之歌,
歌詞描述著無雲虛空的本體以象徵真理:

2.2.23『頂禮本來一體的空性與大悲!
2.2.24未曾間斷的本心與本來清淨的真理,二者就如虛空結合虛空般無異。
2.2.25但是,我們的意識此刻受到肉體的束縛。
2.2.26實際上,後天的禪修無法為自心本體作任何增補,
2.2.27也因為一切都是心的顯像,所以無須刻意或針對性地禪修。
2.2.28心的本質毫無可憶念之處,只需安於毫不刻意的境界即可。

2.2.29一旦親見上說的真相,就能解脫。
2.2.30看看幼童、遊民、鬼和瘋子那自得其樂的行徑吧!
2.2.31解脫時,你會如毫無顧慮的獅王,任『心』這頭野象狂奔。
2.2.32看那繞行鮮花的蜜蜂群吧!一切本該如此,不應視輪迴為惡、也不應視涅槃為善。
2.2.33只需不刻意、自然地停在本心上。
2.2.34不需分別行為的善惡,更無須製造任何對立;只要看著超越概念的虛空中心。
2.2.35此即終極的精華、思想的頂峰—大手印。』

2.2.36聽完大婆羅門這段切中核心的象徵性教導,我便醒了過來,並清楚記得這個夢境。
2.2.37在愚蒙的昏睡中開啟了此智慧的景象,一如旭日高升於無雲之虛空、盡除迷惑之黑暗。
2.2.38此後,我很篤定,就算我親見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任何佛陀,我亦無問題可問了。

2.2.39如此的確信消除了我心中的浮躁,真棒!
2.2.40啊!雖然我不該提到這段本尊與空行的預言和上師的教導,但今夜別無選擇、不得不說。
2.2.41所以,此刻是第一次跟各位分享我這不曾公開談過的夢境。

2.2.42珞迦領主啊!

我孤身前往印度求法時舉目無親,多次飢疲不堪,時常受到你們的照顧,我未曾忘記這份恩德。

2.2.43高坐法位的上師、

賜予成就的本尊和消除障礙的護法,請你們不要責怪我,若我描述有誤、也請寬恕我!」

珞迦領主聽了這首歌後,深深地覺得瑪爾巴即是覺者。

 

 

三、瑪爾巴再赴印度

後來,瑪爾巴尊者提到他要再次前往印度時,弟子們又再次向他頂禮、勸說:「您已年邁,而前往印度的旅途中,有一座叫巴莫巴塘的大平原,經過該地的馬都會感到困倦。緊接其後的雪沙相混之地又是個極其寒冷、盛夏也會結冰的地方。

而尼泊爾峽谷又非常炎熱,恆河裡驚濤駭浪,印度的邊疆地區饑荒盛行、途中必經的一些地區又盜匪遍地。這些經歷都是您親口所說,絕對是實情!您若不顧這些艱難前去印度,假如身遭不測,叫我們這些門徒弟子,及受過您度化的人要以誰為師呢?若是人們要投入實修,那麼蕃地過去譯出的法要已經足夠;而您也可以儀式性地觀想上師常住心中,來祈請他常住不離:由於上師的慈悲祝福不受距離限制,所以您待在此地也能受到其關照。

假如您認為過去請入藏地的法仍有不足、必須再次求法,大可派遣您的公子—達瑪多德帶領侍從前去求法,您只要給予他路途上的建議和導引即可。請您為我們這些蕃地弟子著想。無論如何留在這裡,慈悲看顧我們!」

瑪爾巴上師回答:「雖然上師的大悲不受距離限制,但我已經親口向上師答應一定會再去印度。也正因為我心念蕃地弟子們,才一定要去求回前所未得的殊勝口訣;這也是在聽到空行母揭露『表徵之密語』並一再催促我後,我才產生的強烈信念。當然,派達瑪多德前往並非不可,但他太年輕,恐怕會讓大家更為操心。

特別是我已經在上師面前發誓過我將回去,而不是說我要派兒子代替我去。俗話說『老馬識途』,雖然我稍微年長了些,但也不是無法前往印度的老朽,我對印度也比較熟悉。所以,這次無論遭遇到怎樣的命運,我都一定要去求法。雖然路途上困難重重,但我有以下這些化險為夷的萬全把握,所以就算此去必死、我也一定要前往印度。」

接著唱出了這首《再赴印度道歌》:

2.3.1「頂禮那洛巴與梅記巴,我的兩大上師!
2.3.2我曾對那洛巴承諾,會為了殊勝的願望而重訪印度,此次又受到空行預示的催促。
2.3.3我懷念我的上師,實在難忍;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4巴莫巴塘的沙漠雖然廣闊,

但我有一般坐騎難以相比的「心識乘風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5雪沙相混之地縱然嚴寒,

但我有一般棉襖難比的「臍火熾然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6尼泊爾地雖然酷熱,

但我有六味妙藥難以相比的「調和四大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7恆河寬廣、波濤洶湧,

但我有一般的木舟難以相比的「心識騰空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8印度邊疆雖然常鬧飢荒,

但我有一般乾糧難以相比的「苦行飲水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9路途上雖會受到賊人的侵擾,

但我有一般軍隊難以相比的「驅使本母」之口訣;所以,就算會死,我也一定要再去印度。

2.3.10那洛巴、梅記巴和寂靜賢三位上師與正覺聖像都在印度!

所以,縱然必死,我也一定要再訪印度。」

 

唱完這首歌後,瑪爾巴上師更下定決心要前往印度。他將過去收到的供養金,以及弟子們所獻上的供養都換成黃金,共得一個瓷碗量的金子。上師帶上這碗金子,拒絕了弟子們自願同行侍奉的請求,隻身前往印度。

 

二、背景介紹

1.第六佛—金剛總持
傳統密法理論中主張,所有覺者—佛的特性,可以歸納到五大特性中,這五大特性各自有象徵性的「佛」,統稱「五佛」。然而,歸納「五佛」所有特性者,被稱為「第六佛」或「金剛總持」。

金剛總持並沒有形象、或至少無法被我們一般人看到,他教導的對象屬於更高覺悟層次的菩薩,只有部分祖師曾親自聽聞到他的教導;而負責整理其教導,轉化成其他生命體可以理解之文字者,是「金剛手菩薩」。

2.大婆羅門─薩惹哈
薩惹哈出生於佛滅後三百六十年,出家時的法名為「羅睺羅跋陀羅」,某日在叢林受到四位空行母的指導,喝下四碗酒後,看見空中出現「聖者羅卓仁謙」的形象,並領受其指導,得到覺悟。
他回到城市後,娶一製箭師之女為妻,並投入製箭之工作;其最有名的教導,為針對三種不同的聽眾所唱的《三大道歌》。

3.帝洛巴
法名慧賢,為王族後裔;史稱「帝洛巴」或「帝利巴」,意為「搗麻人」。
帝洛巴博學多聞,早年親炙許多教派的上師,並將當時印度名聞遐邇的四大傳承(又稱四大教飭)融匯一處,成為「四大教飭」的繼承人,後親聞法身佛向其說法。
四大教飭如下:
東方教飭,主要依據《密集金剛》和《四座》等文獻,重視的修行技巧為幻身瑜伽和遷識瑜伽。
西方教飭,主要依據《勝樂輪》,重視的修行技巧為明光瑜伽。
南方教飭,主要依據《喜金剛》,重視的修行技巧為拙火瑜伽。
北方教飭,主要依據《大幻化網》,重視的修行技巧為夢瑜珈。
其中,帝洛巴自認最主要的上師為東方傳承的瑪當吉、此人又名為「龍菩提」,相傳是龍樹的直接傳人,玄奘大師訪印時曾會見他。

 

4.龍樹
為大乘佛教知名論師,其《中論》提出的「緣起性空」之思想,對印度整體的佛法發展有不可抹滅之貢獻。在個人修持上,他主要依循東方教飭的教導和「不作意」大手印的禪修法門,這兩種修行技巧主主要都師承製箭者薩惹哈。

5.《密集金剛》
屬人間第一部無上密的文獻,相傳為釋迦牟尼佛為無法放棄王宮逸樂之「因陀羅菩提」國王,所宣說的教導;「密集」意指其融會、集合、蘊藏了一切諸佛不宣之秘。此文獻的修行技巧,以「淨化生命」為主,如此來開展出生命的潛能,走向覺悟。依照此文獻所指導的禪修技巧進行訓練時,所要觀想(冥想)的象徵性形象(本尊),一般稱為「密集金剛」。

6.《勝樂輪》
屬重視生命「安樂」潛能的無上密法門,記載透過操控生理的不同層次,來讓修行者體會細微的喜悅,走向覺悟的過程。

7.那洛巴
早年為印度著名佛教學府—那爛陀寺的北門智者,辯才無礙;後師承帝洛巴並為其嫡傳弟子。那洛巴最主要的貢獻,是將帝洛巴所繼承的「四大教飭」中,屬於「實踐」的部分抽取出來,歸納成六個純粹的修行技巧,史稱「那洛六法」:幻身、遷識、明光、拙火、夢瑜珈和中陰。

8.梅記巴
梅記巴師承夏瓦利巴,後者為龍樹的親傳弟子,又曾師承那洛巴。他最重要的貢獻,是整理了26部關於「不作意」之禪修技巧的巨作,這些內容大都繼承自顯教的文獻,完善了大手印禪修傳承的理論。

9.瑪爾巴
法名「法智」,「瑪爾」為其姓氏;早年師承「卓彌」翻譯家學習梵語,後來多次出入尼泊爾與印度學法。他最主要師承那洛巴與梅記巴二人,並將兩者所各自重視的教導融會貫通,開創「那洛六法」和「不作意禪修」兼修的宗風,前者名為「方便道」,後者名為「解脫道」,以此二者為走向覺悟之道。
瑪爾巴也是噶舉傳承中的第三位祖師(前面兩位是帝洛巴和那洛巴)以及第一位藏人,他精通翻譯與實證,所以又被尊稱為「大翻譯家瑪爾巴」。

 

三、專有名詞介紹
1.三根本
密法修行人所必須依靠的三股力量:上師、本尊和護法。其中,上師是加持之根本,本尊是成就之根本,而護法是事業之根本。

上師
一般指密法的老師,能讓弟子透過密法修行的技巧,而親見自心的清淨本質;如此的力量稱為「加持」。在密法中,上師給予弟子的「經驗性教導」,一般稱為「口訣」。

本尊
密法行者禪修時,會依據個人性格特質,以某個性格相似的佛作為禪修的對象,此即「本尊」;本尊能夠協助禪修者,將自心的正面力量開展出來,化為利益世界的力量,此即「成就」。

護法
一般指曾經向佛陀或祖師許諾,要保護佛教、保護該傳承後人的「非人類生命」,其保護修行者,令之得以趨吉避凶的表現,稱為「事業」。(上師、本尊、空行母、口訣。(參照三根本條目))

2.三身
覺者(佛)的存在型態,稱為「身」,而此存在型態分為兩類:不會消滅的「無形」與會消滅的「有形」,無形的存在稱為「法身」,而有形的存在又可分成少數高智慧之菩薩才能看到的「報身」和一般人都能看見的「化身」。
部分學派認為,這三身是「心」的不同面向:心超越概念的面相是「法身」,心感知力的面相是「報身」,心得種種活動則是「化身」。(法身、報身、化身(參照三身條目))

3.本智
本智全名「本來之智」,意指認識到真理(本來)之智慧。由於真理本身超越概念(所以稱為「清淨」)而不曾有變化(所以稱為「真如」),所以經驗此真理的智慧自然也必須與其一體。此智慧的特性是強烈的感知力(明光)與慈悲,而這真理與智慧的一體,又稱為「覺性」、「佛性」或「如來藏」。
(明光、真如本智、本來清淨、本來一體的空性與大悲(參照本智條目))

4.斷德與證德
修行者每次的進步,都會多「斷除」一切問題並多「證悟」一些道理,這樣的結果個別稱為「斷德」與「證德」。

5.大手印
大手印一詞發展已千年,已有複合式意涵,包括「修行法門」、「傳承」、「教導」、「禪修」等。

大手印的修行法門
「手印」屬於密法文獻中極為常見的用詞,早在《金剛頂經》系統中就有名為「四印」的禪修技巧;「印」一詞指呼應、結合、封印。此處,「大手印」的修行法門,意即將自心與真理結合。

大手印的傳承
雖然佛法大部分的禪修方式,都是要將自心與真理結合,不過現在名為「大手印」的傳承,一般專指自:金剛總持—寶慧—薩惹哈—龍樹—夏瓦利巴—梅記巴—瑪爾巴,並由瑪爾巴傳承入藏傳佛法的一系禪修法門。

大手印的教導
大手印的禪修方式重視將自心與真理結合,但如此的方式並不容易,因此早期傳承上會輔以能讓修行者先穩定下來的方式—方便道,而此禪修方式則被稱為「解脫道」。
另外,由於「真理」本傷無法用言語詮釋,所以老師再給予教導時,往往會以「象徵性」的方式,來指出真理;比如會以「水晶」來象徵自心「清澈」又「透明」的性質。

上述二道兼修的傳統,在藏傳佛法的噶舉派中完整保存。

大手印的禪修
大手印禪修的核心,是不讓自心偏離自心的本質、偏離真理,不趨向於外或專注於外,此即「不作意」。

象徵與實義(參照大手印條目)

6.密法
釋迦牟尼佛為特別的弟子所給予的教導,透過掌握心中原始的覺性,來接觸真理、超越誤解,得到解脫。由於此覺性(又稱智慧)堅固不摧、譬如鑽石(金剛石),所以關於此覺性的教導(密法)被稱為「金剛乘」
金剛乘中,掌握生理對心理影響的相關知識,而更輕易地去操作覺性的教導,則被稱為「無上密」。
記載密法的文獻,則統稱為「密續」。(金剛乘、無上密、密續(參照密法條目))

7.瑜伽自在
瑜伽梵語名「Yoga」,意指契合、相應。專注於修煉契合真理並越趨熟練者,即是「瑜伽自在」。

8.曼達
獻上曼達,是密法的一種供養儀式:透過堆起特定堆數的珍寶、花朵、五穀等任何的物質,象徵整個世界;意指行者將自己的整個世界,供養出去。傳說此為那洛巴上師所開創的供養方式。

9.無漏大樂
非此粗糙肉體所帶來的「歡愉」,而是更深層的心智與氣息所蘊藏的歡樂感。

 

《祖師五十事 圖卡》
《噶舉道歌海 電子檔下載》
《噶舉道歌海紙本請購》 
《成為解脫檀越》
《參贊道歌海宴》
《金剛句禪修》
《解脫法堂-不動教理苑》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此文章是解脫協會每月兩次的道歌海會現場概要內容報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