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就同一個問題,你在看待的時候,你的高度不同,你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。(金剛句講述稿)

#禪修課程金剛句講述稿

#噶舉派是實修為主的傳承

 

所以最典型的例子,我剛剛講這個例子就是有某個很喜歡乩童的法師,我跟他很熟悉。

 

佛法說佛弟子只有兩種,一種是叫隨行法者,一種叫隨行信者,就要嘛你跟隨佛法是因為信,要嘛是跟著這個知識,但這個人比較特別,它是隨行乩童,乩童說什麼他就信了。那這個隨行乩童的法師,他的事業很廣大,就是說他特別擅於把民俗信仰、宮廟派變成泛佛教徒,他很擅於用民俗信仰、宮廟的語言去跟民俗信仰的人溝通,那些人慢慢就接受佛教。

 

那如果我們在跟他同樣的立場來看他的話,就會覺得他各種煩人,就會覺得你這個不如法、那個不如法。但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就是他帶進來這些人,終究有一天到一個時間點之後是沒辦法往上走的,所以其中可能有很多人,他就必須從別的地方尋找到更多他想要的答案,如果我們可以提供答案給他們的話,那他不就在幫我創造市場嗎?

 

這個時候你就有截然不同的想法,就覺得希望他長久住世。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這樣,就同一個問題,你在看待的時候,你的高度不同,你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。

 

那這個是很重要的,為什麼呢?這個譬喻要回到的重點就是看待煩惱的時候,顯教看待煩惱的態度,跟密法看待煩惱的態度不一樣。乃至於小乘看待煩惱的態度,跟大乘看待煩惱的態度不一樣。

 

那這個不一樣,最主要是來自於它視角高度的不同。那這個視角高度不一定是指它的能力或者它的智慧,那就只是單純高度的不同而已。

 

所以說密法在看待煩惱的時候,它的態度跟顯教的立場是不一樣的。那既然我們說噶舉派它是以密法的視角為出發點,所以它在解釋問題的時候,它都會以這個出發點去描述它看待的世界。

 

所以你要瞭解這個出發點是什麼?為什麼這個很重要?因為你在接觸佛法的時候,佛法的資訊很爆炸,你在網路上,你隨便打一個佛法用語,各種各樣的資訊都會出現,那比較慚愧的是說你在網路上打一些跟藏傳佛教有關的用語,出來都是......,我不知道為什麼連打大寶法王黑寶冠,出來的也是......戴著黑寶冠,不知道怎麼洗那個版的。

--

禪修就是「心的重訓」譬如讓心長出強健的肌肉,可以應對生活中的負重與壓力,讓生命活得更自在健康且富有彈性。

 

「金剛句」是一套禪修訓練的系統,由第八世大寶法王所創,總共五個階段,從最初讓心穩定的訓練直到大手印,讓禪修行者能走向解脫之道。

 

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,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@

https://reurl.cc/D3Xk3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