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13
<三士道閉關系列>
2021年10月初的禪修閉關後,詹同學於日常進行「思維惡因」禪修,就「你曾經給別人帶來什麼傷害嗎?你覺得這個傷害會停留多久?請具體舉例說明、並分享。」進行思維 :
提到帶給別人傷害,我想是一定有的,但在這個題目上,我首先馬上想到是很多我受到的傷害,帶給別人的傷害反而花了一些時間回想還想不太到,這樣的差異讓我想起法王上課時講的故事,向外看到別人都很容易,向內看到自己卻是不太容易。
我帶給別人的傷害是言語上的,或者該說是我的行動與言語不相符而造成的。大四的時候,我的一位朋友請我幫忙搬家,我答應了,不過當下並沒有約好哪一天,之後他也沒有聯絡我,我想他決定好時間會跟我說,也就沒有主動地再去問這件事。又過了幾天,某天他很生氣地跟我說:「你如果不想幫我搬家你可以直說,我自己已經搬好了。」說完就憤然離開。我當下很錯愕也很委屈,因為我不知道他今天要搬家,若我知道是今天,我一定會去幫忙。我們之間也因為這件事有點尷尬,後來就慢慢地沒有聯絡了。
我很在意這件事,後來也常在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?
剛開始的時候想不明白,總是覺得自己委屈多一點,隨著年紀增長,慢慢地有一些領悟:其實對很多人來說,開口向人求援是一件很難的事,當他們開了第一次口若當下沒有約好,我雖然表達樂意幫忙,請他們決定好時間再跟我說,但這個「再跟我說」等於是他們要「再開第二次口」,而我的答應也可能讓他們期待我主動詢問,卻「什麼都沒等到」演變到最後就變成了互相誤會。
我想通這個道理讓我明白,有時候必須要行動才能說明你的心意,我期許自己之後都可以做到主動地幫忙,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他們求援。
#朝聖群下士道閉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