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8-17
印度的七、八世紀,金剛乘源於中產階級人士,他們大多是文盲、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努力修行者。這些修行者們每個月會定期聚會,在聚會上,弟子會向上師懺悔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過錯、請求上師給予指導。
而這全知的上師,會用文字淺顯、容易傳唱的詩歌來回答問題,這些詩歌是如此的善用譬喻、淺顯易懂、深入人心,讓它們一首接一首地被傳頌在廣大的人群中,這些詩歌被稱為Doha,中文意為「道歌」。
最後,上師與弟子們會一起用餐:弟子藉著這些飲食供養,感謝上師的恩德與指導,上師藉由這些飲食,祝福弟子在日常生活中,能夠沒有障礙地學習佛法。
這樣的定期聚會稱為「薈供」,讓無數的人們在勞碌的生活中,能夠定期一同修持,不忘自己作為佛弟子的那分承諾。無量的人們,都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聚會中得到證悟,超越了世俗的藩籬。這就是金剛乘的起源,更是無比噶舉派的源頭。
西元十一世紀:噶舉傳承的創始人—帝洛巴大師凌空盤坐在離地約七棵椰子樹的高空中,全身周匝虹光環繞,搗著芝麻並以道歌回答所有人提出的問題,用其圓滿的證悟開導百千萬弟子。
西元十二世紀:大瑜珈仕密勒日巴尊者經歷了苦行禪修完全證悟後,自然流露唱出的金剛道歌傳遍了西藏區域,任何聽到歌曲的人,都會在心中種下解脫開悟的種子,是西藏最著名的創作道歌者和歌唱家。
西元十六世紀:第八世噶瑪巴—米覺多傑匯編了「噶舉道歌海」(Kagya Gurtso),將幾百年來每首道歌的背景故事集結成冊,奠定噶舉道歌廣傳的範本,以此憶念上師的功德。
第一次道歌海宴是從九月開始、每各週的週四舉辦,全程免費但歡迎贊助,每次的活動都會以一同念誦懺悔文開場,接著根據道歌海的排序,一同唱誦幾首道歌,最後再就道歌內容進行一些分享與佛法生活化的討論。
最後,我們將準備好豐盛的素食饗宴,每次活動都會邀請一家餐廳共同推廣素食文化,讓大家能夠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輕鬆體驗並實踐佛法,一起唱誦、一起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