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1-21
#禪修課程金剛句講述稿
#噶舉派是實修為主的傳承
第三分段:「遮前六識不能得,有多累業習力故,若復為末那所制,見修行徒淪凡俗。」
這個地方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回到剛剛說的八七六五、五六七八,在八七六五裡面,我們不應該在六跟五上面下手,因為重點不是六跟五,重點是七。如果你被末那識控制的話,你的思想就是見,你的禪修就是修,你的日常行動就是行,徒倫凡俗,就跟沒有禪修者是一樣的,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第七識。
所以第七識有兩種作用:一個是聚焦、一個是把行動回饋。
你至少要在這兩個地方上面下手,高段的就是讓作意發生之後就自解脫,低階一點的至少不要變成行動。
這個地方康楚羅卓泰耶的註解寫得非常好,然後這個註解你們在網路上就看得到,解脫協會的官網、成果下載《生圓輯要》那裡。
《生圓輯要》第145頁:「不論行者多努力去阻止眼識等五門識與第六意識,只要能所二取尚未轉化成本智,那都是沒有用的,因為它們不是大量累積業習氣的唯一力量。這樣做不過暫時不讓『想蘊』(念頭)觸發習氣,好比暫時沒有水分的種子一般罷了。」
「從真正解脫的角度來看,一旦行者未來又受到末那識的控制時,將淪為見修行將毫無方寸的凡俗:就算稍微理解見修行的關鍵,但卻無法令妄念解脫,這樣的具格瑜伽行者(禪師)其實與凡俗無異,密續說:『妄念大無明,令墮輪迴海;住無念三昧,無垢如虛空。』」
所以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去處理末那識,也就是聚焦和行動,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從其中一個下手去停止的話,那所有的見修行都是空談。
--
禪修就是「心的重訓」譬如讓心長出強健的肌肉,可以應對生活中的負重與壓力,讓生命活得更自在健康且富有彈性。
「金剛句」是一套禪修訓練的系統,由第八世大寶法王所創,總共五個階段,從最初讓心穩定的訓練直到大手印,讓禪修行者能走向解脫之道。
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,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@:
#金剛句系列
#金剛句第一階止
豐富的文章,增長佛學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