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脫文章

法成大業課程:解脫莊嚴論第四章釋疑

課堂時間:2017年12月23日(六)
課堂地點:德祺書坊
學員人數:15人
主辦單位:解脫協會
授課老師:羅卓仁謙老師

 

解脫莊嚴論釋疑

今日繼續《解脫莊嚴論》第四章第二節釋疑,昨晚讀書會的討論結果,虛詞還是不能精準掌握,導致單字詞性及解構句子時,無法將原本意思完全準確地翻譯出來。經過老師指點迷津後,猶如醍醐灌頂,瞬間打通同學們的任督二脈,句子就這麼翻譯出來了:「那麼不得佛果的四種阻礙是什麼呢?貪著此生的享受、貪著三有的安樂、貪著寂靜的安樂、不知成佛方法的四種障礙,是哪四種障礙呢?」

攝類學

今天講解的是「根」與「意」的作用,在根的經驗之後,接著是意的經驗。什麼叫意的經驗?我們感官經驗到的東西,會被傳導到意識去,就叫做「意現量」。例如眼睛看到桌上的水果,水果是我的對境,眼睛是我的眼根,它看到之後叫做眼識,眼識會把這個訊息傳導到意識去,這就稱作意現量。「現量」不經過邏輯的思考與分析,就是直接的經驗。現量是佛學非常重視的東西,佛學常用馬尾舉例,馬尾遠看是一坨,近看卻是由一根根的細毛組合而成,遠看馬尾的經驗是不經邏輯思考及分析,稱作現量。而近看馬尾後,感官分析看到的馬尾是由細毛組合而成,稱之為「瑜珈現量」。瑜珈指的是透過修行而發起、不是運動的Yoga,是yog(梵音)表連接的相應,指的是感官連接分析馬尾不是一陀,而是根根細毛,再連接分析細毛的組成物質,依序而微⋯⋯

羅卓老師自小在佛學院接受嚴謹的教育,習得眾多經論的深奧義理,每次上課就一點點瓦解我們僵化教育下沉痾的思想宿疾,剝離是種痛苦,畢竟積習已深,剝離後的重生是莫大的喜悅。老師就像一位擺渡人,將深奧經論義理化為日常對話,替我們披上隱形僧衣,擺渡到他想讓我們去的彼岸,要我們作為下一個擺渡人,如此循環不息⋯⋯我們何其有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