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脫文章

解脫大師講席:往生妙喜淨土因緣,心不為煩惱所動,此即淨土

活動時間:2018年9月7日(五)
活動地點:上慈居
參與人數:70人
主辦單位:解脫協會
主辦人:羅卓仁謙
說法者:確戒仁波切・喇嘛彭措
紀錄:李朕嘉

這個講座主要是介紹妙喜淨土願文,以及往生妙喜淨土的因緣。首先我們要知道,願文的持誦動機是要往生妙喜淨土,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何謂淨土?什麼代表一個淨土?這個問題至關重要。

佛有兩個分類,法身與色身。這二身統攝一切功德,法身是佛的本質,色身是其表象。色身又分為報身、化身,所謂的報身就是五方如來的分類,五方如來並非五個獨立的佛,而是佛的五個特徵:身、語、意、事業、功德,各有一個佛作為代表,諸佛功德統攝在這五種報身,自然就延伸出五個報身佛的所屬淨土。例如,佛的身功德特質是以大日如來為代表,部類是屬佛部,淨土在色究竟天密嚴淨土;象徵佛意的不動如來是妙喜淨土;象徵佛功德的寶生如來是吉祥淨土;象徵佛事業的不空成就佛是事業圓滿淨土;象徵佛語的阿彌陀佛是極樂淨土。

報身佛為什麼要有淨土?報身佛有五種決定是不變的,包括身決定、眷屬決定、淨土決定、法決定、時決定;眷屬決定,代表不會有五濁惡世的眾生,只會有菩薩等行者,因為報身只會被清淨的眾生看到,不淨則是指我們一般的凡夫。由於諸佛的慈悲針對不淨眾生開展出化身,來到凡夫眾生的身邊示現教化。所以對於凡夫的我們而言,也只能看到穢土。

例如我們眼中粗糙的山林河海都是不清淨的。仁波切在現場問大眾說,我們看到的是淨土還是穢土?如果你眼中還有因為煩惱而顯的現世間差別影像,那你看的不是淨土而是穢土。具備清淨心性的行者,看到的世界就有不共的視野,例如修持不動佛法教後,如果行者如法見修行有證量後,就看到妙喜淨土在現世顯現。以「效法不動佛願來轉化心性」,不被煩惱所動搖,無時無刻現身於妙喜淨土,就是願文所要表達的核心內涵。

往生淨土必須先發願,什麼樣的願呢?必須模仿不動如來所發的願,例如永不生氣、生生頭陀行等,這是在《不動如來莊嚴經》清楚記載的。至於文字上記載以外的,就是要有往生妙喜淨土的心願。例如密勒日巴尊者的知名弟子──惹瓊巴尊者,他曾經在清晨時分夢到在妙喜淨土聽聞不動如來說法。根據記載,惹瓊巴尊者不但聽聞到法教,更聽到噶舉派祖帝洛巴、那洛巴尊者的傳記,並說爾後要介紹密勒日巴傳記,與會聽法的菩薩開始熱烈討論起來,惹瓊巴接著就醒了;醒來第一件事情馬上去找密勒日巴尊者詢問人生傳記,以此因緣,密勒日巴尊者才宣說了自己的人生故事,也因爲此夢的因緣,密勒日巴尊者傳記、道歌等才廣為流傳。

密勒日巴尊者說到自身的人生故事:「我的人生分成兩大段,上半生都在哭,下半生都在笑。」以此總括尊者的一生寫照。在密勒日巴尊者臨終時,也希望自己能去妙喜淨土繼續學習,並且在那成佛,這是尊者作為往生妙喜淨土的心願。

報身不動如來代表諸佛「意」的特徵,強調諸佛淨土即是強調諸佛的特徵特質。我們也有身語意事業功德,只是我們不這樣認知。如果反思自我就會發現,我們都有高矮幫胖瘦的身體、有好壞的聲音等等,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具備,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運作念頭的心智。其他的特徵都是以心智為核心開展的,例如講得好聽但是沒有思想內容,也只是巧言空談;又例如倘若從小到大的教育都不能深入內心,這些教育就是過往雲煙,無法為人生帶來價值;又例如一個人的事業能力很強大,但卻沒有良善心性為核心,很容易為所欲為傷害他人。身語事業功德等都統攝在心意裡。

要往生妙喜淨土,就要讓心跟不動如來一樣或是接近,「不動」是不受惱動的意思,即無惱亂。不動如來八大願的內容,就是不受憤怒、煩惱、不善業、慾望等等動搖,若有就是有惱了。我們若要前往妙喜淨土,就要照著不動佛的方式前進。提一個有趣的例子:我曾經在尼泊爾南無布達(佛陀捨身餵虎的故事所在地),創古仁迫切有個寺院希望我去協助建塔,我去待了二十天,認識一位脾氣不大好的尼師,她問我死後要去哪個淨土,我說想去妙喜淨土;尼師又問我說自己死後會去哪呢?仁波切說是蓮師的銅色吉祥山淨土,因為那邊有很多憤怒的空行母!

密勒日巴尊者往生妙喜淨土有深遠的寓意:「尊者的人生是從動盪不安,轉向不動不惱的過程。」不動如來的願力核心是不被煩惱所動搖,而各宗派都有不被煩惱所動搖的法門,例如密法四部密續,都承認五方佛但用不同的方法去修持,因此有四部的不動佛法門。一般我們現今修持的不動佛密法是歸類在事部,對於已經修持此法的行者,要知道事部密法修持的特色。

密法有加速的特質,如果我們不知道不受煩惱動搖的方法,就去修持不動如來事部密法,很容易更動搖、變得更糟糕!事部密法的特色是:「強調外在身語意的約束力,不要讓自心留戀於外境。」不動如來所發的八大願,就是保護心不要留戀於外的誓願,先透過這八願來約束自己,讓內心不容易受到煩惱動搖。效法不動佛所發願,我們應該說,若生氣憤怒就無法投身妙喜淨土,所以應該保護自心不要憤怒。

至於不動如來的第二、三願則為,步步與諸佛之心相應、若與聲聞獨覺相應,也無法去妙喜淨土。第四願,心與貪愛相應將無法往生妙喜淨土,乃至禪修昏沈悼舉也無法往生該處,因懷疑而不付出實踐也是無法往生。如果產生殺生的心念,是嗔心轉到了行為更不可能往生;若不與取等十不善相應也是無法往生。不動佛是在十方諸佛前發願,因為說違背誓言是欺誑諸佛。以上願力凸顯出兩個很重要概念:「並非外求抓著一個不動如來,而是要去讓自心不受貪嗔癡煩惱等等所動搖。」這就是往生妙喜淨土的根本因緣。

華人臨終多半想要往生極樂淨土,當大家都去極樂淨土、但自己修的是不動佛,許多人就會懷疑:「我這樣是否可以去得成妙喜淨土?」這就是一個懷疑(仁波切認為修行最大障礙是懷疑),即便去得成,也會在妙喜淨土中懷疑一切,因此這樣是無法往生的。

一般華人想去極樂淨土,但要知道凡事都有因緣,實際上,兩個淨土就好像掛牌上有差別,但實際沒差異;我以前曾去比利時中心講課,那時有一位司機是從伊斯蘭教轉換成佛教徒,原因是愛死極樂世界了!因為草木叢林都不會老、很新鮮所以想去,我說:「極樂淨土都是塑膠做的,不然怎麼可能不壞?難道極樂淨土變成塑膠花賣場了!」但對佛法有信心而作為緣起,是很好的。

眾生對「極樂」的需求很好,但是必須具備往生的因緣才行,具備往生因緣,那麽任何淨土都可以去,因此效法不動佛的願力就有往生妙喜淨土的因緣。我們心會亂是因為心受煩惱所動亂,當心不受動搖自然就沒有煩惱。透過身語的不動達到意的不動,然後意的不動再協助身語的不動,達到不動佛的願力目標。如果我們心能夠修煉到不動搖,那麼待在自己房間或是妙喜淨土都是一樣的。更深入來看,五方佛有各自象徵的意含,顏色最根本是深藍色,深藍色是很穩定的顏色,很難被其他顏色壓掉,是為甚深堅定的意思!不動佛又象徵意、內心,最難控制的就是這個內心。不動如來法教功德,不論顯密都提到降伏內心的這個核心特質。

 

開心是否也是心動搖?

當你被開心所控制時就是動搖了,我們很容易受到狂笑、狂喜控制,這是我們很難觀察到的,但是開心能一小時就很難了。凡夫的心若是被外境餵養的時候就是不自主、被動搖。例如食物是主觀的,好不好吃是主觀喜好,會被好吃難吃影響是被自己喜好控制。當心不被動搖時,才是究竟的快樂,其餘感受的快樂都是短暫的!

願文中有提到生生出家、世世梵行,沒有要出家的人該怎麼辦?

修持不動如來是要更接近不動如來的心願,如果能夠按照願力如實而為,才能更與不動佛一致。願文提到的出家,是「身語意不受動搖,即是出了煩惱惡業的家」。出家人的戒律就是身語意的約束,能符合身語意約束不受煩惱動搖,不只是表面的光頭袈裟而已。何況不動如來發了不與小乘相印的願,這是大乘特別的不與煩惱相印願,不是狹義的小乘出家行為。

心性不動搖是否太過消極,什麼事都不想做?

不動佛有其他面向的願力,為了一切眾生積極利世,這是大乘法教的另一個面向。

徹底了解所有念頭,是否就接近不動?

心無時無刻都會受外緣衝擊,當不被這些外緣所帶走,就是廣義的不動。

負面念頭可以產生正面的作為力,因為沒有負面動搖,也就沒有正面力的反彈了?

心如果需要外緣才能有動力,那代表你的心本身沒有力量的。想像眼前一座高山,背面山腳村落裡面有你要的東西,你必須爬山過去。當爬一半就怯弱回去,去去返返,永遠不可能達到。這時逼他的不是他真正的心力,而是應該培養一個有力量的心力!輕言放棄是被疲勞、懶散所控制!
練習不動,透過發願、守護這個願,就能培養心的力量。心力夠大就能夠不受煩惱動搖,不用去想著如何去妙喜淨土,想自己的工作即可,是否能夠每天工作都不受動搖?如果不被工作煩惱所動搖的話,你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了。這是視角的轉化──極樂不是死後的事,是此刻的事;不是拋下當下,去求一個遙遠遙不可及的快樂。

這裡有一個有趣的例子:密勒日巴尊者跟惹瓊巴尊者一同遠行,沿路看到一片小塊布、繩子,密勒日巴尊者要他都拿起來,惹瓊巴尊者開始想:「上師號稱自放下一切,沿路卻要拿這些破玩意。」結果想著想著,惹瓊巴尊者腳拐到石頭受了傷,密勒日巴就說:「拿剛剛沿路撿到的破布跟繩子來包紮吧。」,可見我們每天的思考模式認知模式才是最重要。

有不同往生因緣,去蓮師淨土、極樂淨土、妙喜淨土,哪個才重要?

條條大路通羅馬,殊途同歸,淨土路徑雖然表面看起來不一樣,但是目標是一樣的,都是以降伏自心為根本。會有不同路徑不同屬性,是存在於你相應接受的事務上,所以才感到不同。

除了要遵照不動佛八大願之外,請問平時該如何累積資糧?

佛法修行,可以用「見、修、行」的標準來檢視:

見──意指空性真如的思想;心不受外在所影響,保持心本來的面貌,就接近不動如來了。真如是空性的面貌,就是不動如來心不動搖的狀態。

修──事部密續對於不動如來法教的修持態度是:透過四個過程修持,四個禪修步驟(四支念誦)持咒時要同時觀想才行,不是只有念。這是讓自己接近真如的狀態,讓自己接近見的理解。但這是禪修墊上做的事,不是無時無刻做的。

行──透過約束來淨化心行,達到身語意的乾淨,事部一開始是重視外在沐浴更衣等外在約束;但在此是禪修墊外,以避免十不善業,行十善業來成辦。行者必須透過身語意的約束達到清淨,身語的約束很重要,當心放下時很容易自己找故事想東想西,就容易造作身語。一個家裡有一個人在煩惱,全家都會影響。大到一個團體更會連鎖影響他人,一個人自身的自律約束管理很重要。

「見、修、行」三角關係支持修行得證量,缺一不可。有個核心思想態度,更要落實到生活中知行合一。要對日常生活產生改變才行,行就是對各種惡緣產生檢視自我修持的機會。

阿羅漢的斷除煩惱,跟不動佛的不受煩惱動搖,兩者的差別為何?

無明的障礙分為煩惱障跟所知障。在如來十號中的阿羅漢,必須與正等正覺,兩者一起說才行,叫做正等覺阿羅漢。佛不受煩惱與所知兩者的動搖;然而,一般所說的阿羅漢是「漏盡阿羅漢」,只斷除煩惱障,所知障沒有斷除。因此不動佛願的不受煩惱動搖包含兩者,但是阿羅漢仍然會被所知有限而動搖。在究竟一乘說,諸如《解脫莊嚴論》有提及,阿羅漢還未斷除的垢障,會被佛喚醒,還要去做類似補修學分的補課。

講座尾聲,解脫協會贈送確戒仁波切三幅唐卡,是協會與無量光的祝福佛畫團隊合作製作的,其中一幅是度母五尊像;仁波切收到度母五尊的畫像唐卡,表示特別開心!仁波切說:因為度母有很多法門,而此五尊的度母、又稱為檀林度母,這又有其特別的緣起。

據說,龍樹菩薩住在南印度時,曾想該地的度母祈請旃檀林中的毒蛇不要毒害眾生,因此有了這個法門;後來此法傳承到噶舉派是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時代,是其所日修的「五五本尊」其中之一的本尊。此法後來隨著歷史原因漸漸衰退,由九世法王所復興,仁波切在台灣有開這門度母的課,法本是羅卓仁謙老師翻譯的。而這個唐卡已經失傳,這次能夠重新復畫,作為仁波切來到解脫協會說法殊勝的緣起!

另外仁波切說,羅卓仁謙老師自從進入噶舉派後,本來是要來仁波切的佛學院──列些林就讀;後來有其他因緣去了另一所佛學院,但當初的願力與業力,讓我們今日能相會一處,實在殊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