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脫文章

法成大業|攝類學:中有

這份文字是羅卓仁謙針對高階翻譯訓練班上課內容的重點紀錄。

三有:生有、死有、中有

中陰這個概念以原始佛教來說,並不討論,是在藏傳佛教才開始深入討論的,顯教也不會深入重視中陰這部分。雖然原始佛法並沒有討論到太多的中有,但是它有留下伏筆,到了阿毘達摩諸師辯論的時候,開始討論中有的問題。

這個關鍵的問題就是,一個生命終結之後,如果已經轉世決定,但是投生的因緣尚未具足,將會如何進入中有階段?阿毘達磨舉例說,如果一個生命決定要投生為馬,但是這個馬牠只有在春天的時候欲才會增盛,牠才會有性慾。結果如果這個生命死在秋天,那怎麼辦呢?

阿毘達摩諸師辯論時出現兩派說法,一派認為,這個生命會一路等到下一次春天為止;另外一派的說法是,你會投生為跟馬接近的種類,比如說驢子,有這樣的說法。所以中有的出現,就是一個死亡之後走向生有的一個緩衝。它最早的出現是因為當死有往生有連接,卻沒有辦法直接連接的時候,你必須等待,等待的過程才叫中有,中有的論述是這樣開展出來的。

沒有中有階段的眾生:無間罪者

不是所有人死後都會有中有,而且這個論述不是只是原始佛教這麼說,大乘也承認有一種人死後沒有中有,就是「無間罪者」。造無間的死後直接下地獄,不用中有,沒有間斷。這是為什麼?因為「業力決定極猛利故」。那個業力是非常強的,沒有懷疑、不用等待,就直接下地獄了。另外無間地獄也不會有關門、需要等待開張的時候,只要臨終眾生要投生地獄,一旦死後立即投生無間地獄。

中有階段時間多長?最多四十九天

中有論述最早來自於死有已經結束,但是在轉世的過程中,必須稍微等一下,那個過程才稱為中有。這個論述引伸出第二個問題,中有最多會有多長?

一開始的論述是,中陰時間長短不定;但到了比較後期,《俱舍論》有個論述,它認為四十九天之內,如果你轉世為馬的的業不成熟,你就投生為驢了。所以中有被確定為有一個緩衝期,就在四十九天之內,如果你投生的「業不決定」,例如,如果我死亡四十九天之內,業決定投生我家貓咪咪的小孩,但我家咪咪都沒有機會生小孩的話,那我可能就投生當隔壁家的貓。

中有階段仍然不變:「界、趣、生」

所謂的業是決定,一般很容易把業看為單一種,但其實這個業會牽涉到界、趣、生的細部分類問題。我們投生的業是很細緻的,不是一坨業混在一起。業包括決定你投生於三界的哪一界、六趣的那一趣、四生的哪一生,然後還有更細的,但基本上在界、趣、生上面是不可轉的,例如決定投生為欲界的話,不會因為你要投生的那個地方沒有因緣,那就「去色界吧。」沒有這種事情;如果決定投生為畜生,不會說你的業成熟不了,就「去當天人吧。」沒有這種事;如果業決定投生為卵生,也不會說:「去化生吧。」沒有這樣的。

一旦死後,界、趣、生就決定了。阿毘達磨在這個界、趣、生決定了這個業的框架之下,其他有可能因為因緣的不具足而改變,但界、趣、生不可改變是共識,這是一派說法。另外一派說法是說:「不會,就要一直等一直等,等到具足。」也有這樣另一派的說法。

但是這兩派就是創造了中有學說之源頭。總之,我們一定要記得中有的前提:它並不是一個很獨立的存在,而是當你離開第一道門,要往第二道門的中間,你在排隊等待,你要把中有視為一個排隊等待的過程。現在很多時候把中有或中陰講得超級無敵偉大,中陰是根本,然後生跟死變得超輕的、中陰變核心,生死變邊緣,但其實是相反的;在早期,中陰是輕的,「生死」才是重點,中陰是一個過渡期。

明利心決定投生的界、趣、生

死前的潤生心是無記的,潤生心只有我愛現行,這是很唯識的說法。潤生心就只有一個強烈的特性,就是愛。這個愛沒有善、惡、無記的特性,它就是愛而已,這個愛會推動生命繼續輪迴流轉,潤生心下一個就是死心、就是死亡了。

潤生心前的階段則是明利心,那叫粗想現行;潤生心是已經進入到你睡著、昏迷的狀況,你根本沒有辦法想好或想壞,你只剩下執著。思考的思緒,也就是色受想行的那個想,在潤生心的時候,想已經沒有在作用了。在潤生心前一剎那,潤生心前一刻的明利心,想還在作用的時候才會存在著善、惡、無記。

明利心是死前那一刻的念頭,它會決定你哪些業被調出來,業就像一個很大的倉庫,裡面有無量無數筆資料,而死前那個念頭會決定跟哪一個業去結合,創造出新的轉世,然後死後投生,投生之間是中有階段,所以最重要還是死前那一刻的念頭。

純然理論上來看,如果死前那一刻沒有產生任何的轉世念想的話,你過去造的業不會成熟;業在那裡,但你也不轉世了、結束了,涅槃寂靜了。例如阿羅漢他經典上有講,「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。」逮得己利是什麼意思?阿羅漢知道得到自己的利益,就是他的目標達成了,不會再輪迴轉生了。

中有階段的時間感與意生身:將投生的眾生所決定

中陰身我們叫「尋香」,如果依照科學這種方式去詮釋這個問題的話,它的五蘊質量是最輕的、新陳代謝很慢,甚至應該沒有新陳代謝可言;中有的進食行為是尋香,以聞味道為食。所以中音眾生的的時間觀念,一定跟我們不一樣(眾生的時間觀取決於其本身的新陳代謝)。不過,經論上是從我們人類的角度來詮釋這件事,例如某個眾生要等到明年的春天,你要等九個月,對他來說,到底是真的九個月?還是九十個月?還是九天?這是不一定的。

我的堪布、我的老師曾經說過;他說中陰身的七七四十九天,是視他下輩子要投生的那個眾生的時間。譬如我如果要投生為天人,我的七七四十九天就是天道的四十九天;如果我要投生為蚊子,那就是蚊子的四十九天;決定投生天人,進入中有時,意生身就已經開始出現天人的形象了;他如果投生為蚊子,他的意生身就開始出現為蚊子的形象,有這樣的說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