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5-16
菩提心有兩種,一種是真實生起,一種為作法生起。透過一個儀式而生起菩提心,屬於後者,但真正的菩提心沒那麼容易發起,並不是念了菩薩戒儀軌就發起,沒有那麼簡單。
在發菩提心之前,依照阿底峽尊者的說法,一定要有慈與悲,一定要有慈無量與悲無量。但若要培養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,又必須有一定的禪定水準,例如到達初禪那般穩定的禪定力才行。因此,要讓菩提心真實地生起,要有一定禪定基礎所發起的慈與悲,四無量心可以說是菩提心的前行,它們可以彼此互相增長,四無量心幫助菩提心變得更加穩定,然後菩提心又幫助四無量心更加的穩定,如同魚幫水、水幫魚。
四無量心是通三乘的──原始佛教有以四無量心為禪修,大乘佛教也講四無量心,密法也講四無量心,這是很特別的一種禪修方式。佛法不同時代的發展,原始佛教重視的、大乘佛教重視的焦點和密教不一樣,可是三個時期的佛教都會以四無量心作為修行方式。
原始佛教承認釋迦牟尼佛,大乘佛教也承認釋迦牟尼佛,然後密教也承認。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菩薩是很少見、三乘都承認的,就是彌勒菩薩。相較於文殊菩薩在大乘佛教有很高的地位,可是原始佛教沒有信;又例如蓮花生大師在藏傳佛教地位很高,在大乘佛教、漢傳佛教,就不見得被接受,認為蓮師是在家人。然而,彌勒菩薩是不論在原始佛教、大乘佛教或是密教都很共容尊崇的。在小乘佛教也承認彌勒接下來會成佛,大乘佛教也承認,密教也承認,那是很少見的,每個時代的佛教都予以承認。
彌勒菩薩所代表的是「慈」,相較於大乘強調「悲」、密教強調「捨」,四無量心是等於說貫徹三傳佛教,但每一個時代的佛法對於它都會有一點不同的體悟與主張。所以四無量心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,行者掌握了四無量心的修行,那麼無論你去學習什麼樣的禪修法門,它都會比較好產生,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基礎。
四無量心為什麼叫做無量?佛法在討論一個名詞的時候,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名詞:在原始佛法裡面認為這個無量的原因,是因為「心本身無量」,認為心具備很強大的力量,這個是指禪定的力量;換句話說,原始佛法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禪定之中才可以發起的,有禪定的力量,才有辦法貫徹四無量心,這是原始佛教的立場。
到了大乘佛教,不認為僅僅是心力無量,更主張是「所緣無量」。大乘針對的對象是無量的,譬如說慈,我們要對無量的眾生有慈,要對無量的眾生有悲,所以稱之為四無量心。這也是大乘佛法為什麼那麼重視菩提心、原始佛法重視出離心的道理,因為大乘的目標是去面對無量的眾生,行廣大的菩薩道累積資糧證悟;原始佛教的目標則是獲得無量的心力去達到解脫,透過甚深禪定與觀察智慧開無量的心力。對於無量一個詞的解釋,他們有不同的切入點。
佛法與其他宗教有共通價值,是透過於慈愛的觀修,對他人產生關懷、關愛,然後對他人產生某種諒解,進而能夠幫助我們得到暫時的平靜、受到人家的尊重,這個世界就對行者產生更多的關懷反饋,屬於世間的利益。共通價值都是轉化內心的看法、情緒導向平靜穩定,進而對世界產生關愛。但是佛教不共通的,是在穩定的內心基礎上,去觀察自身與現象世界都沒有固定的存在,達到瓦解自身與現象的執著,導向解脫涅槃,屬於出世間的利益。
若一個禪修方式如果是透過推理跟建構,能將內心不穩定、憤怒不悅、高傲自滿、低靡失落等的情緒轉化為平靜的功能,例如白骨觀可以壓抑貪、界分別觀抑制傲慢、慈心觀轉化憤怒,但這樣無法剷除「執著」。若一個禪修的方式是從瓦解下手,那就能夠幫助我們斷除我執。前者稱為勝解作意,又稱為假想觀的禪修法,目標是導向平靜穩定的心理狀態,被歸類在「止」的禪修;後者稱為真實作意,又稱為真空觀的禪修法,目標是導向觀察的智慧,瓦解對自身、現象的執著,進一步達到涅槃解脫,被歸類在「觀」的禪修。
在佛陀的時代,很多四無量心的禪修是外道在做的,雖然無法得到解脫,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狀態,在死後可以轉生到天道去,甚至轉生成為色界、無色界的天人。小乘佛教也同樣接納了四無量心的修持法,但僅僅作為調整內心情緒的輔助作用,最終還是要修持真實作意的禪修,來瓦解我執導向解脫。但是佛教發展到了大乘佛法,對於四無量心就不僅僅只是作為輔助,在菩提心利他的推動下,除了要解脫,也要利益眾生,可以透過四無量心發起對眾生的觀愛累積福德資糧,因此大乘佛法是真空觀、假想觀同時並重。密教同樣是作為大乘佛法,也是真空觀、假想觀齊頭並重。
四無量心同時可以導向成為天人,亦可以輔助解脫,亦可以利益眾生,因此三乘的修持,四無量心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。不動如來實修營既然會學習密法,作為菩提心相輔相成的四無量心修持,自然是必備紮馬步的基礎功夫。
豐富的文章,增長佛學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