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脫文章

最早的淨土思想:不動佛淨土

一、 看待淨土思想的正確觀點:淨土不是天堂樂園

我們必須從佛教發展的脈絡來看淨土思想,不可以用其他宗教天堂、樂園的思想去看,否則會誤解淨土的意涵,錯誤地認為淨土就是一個好去處,去那邊可以像天堂那樣享樂享福、應有盡有。佛教中的他方世界淨土,是經過漫長思想脈絡下發展出來的。

二、 佛在世時:追求解脫沒有刻意宣說他方淨土

原始佛教是以追求解脫為最終目標,少談及淨土。至於涅槃後會發生什麼事,佛用「無、沒有、不會」的方式來描述涅槃,例如不進入輪迴、無有煩惱等等,但佛並沒有積極說明涅槃了會怎麼樣,也沒有宣說涅槃會得到什麼,給予涅槃後很多思想發展的空間。

除了涅槃外,在原始佛教經典裡面只論述過去娑婆世界七佛,釋迦世尊以前還有六尊,但不談十方世界,不談這個時空有其他世界的佛。

三、 部派時期:佛法最早的思想分裂

佛滅度百年之後,佛法進入部派時期,因為弟子們在傳頌背誦經典出了誤差,幾代後出現很多經典版本,導致佛法的分裂。佛滅度一百年後,中印度與西印度的比丘開始對於細微的法教有歧異見解,從背誦經點的歧異,開始持續擴大到思想上的分歧,此為佛法史上的部派時期。
部派時期已經談到了有他方世界的存在,但是若要追求解脫,只要跟隨著持守佛陀法教的阿羅漢學習即可以解脫,因此對於想要追求解脫者,去他方世界見佛的誘因並不大,畢竟佛陀的解脫法教已經在住世的僧寶中。但在此同時,有些人開始對現世分裂的阿羅漢沒有信心。

四、 佛塔信仰:想親見佛、常隨佛學

同樣在佛法部派思想分裂時期,在東印度的某些聚落民族對於佛有強烈的信心,對於部派各家沒信心。他們對於佛的信仰投射到佛塔上。他們並非出家人,也不是部派論師,他們形成了佛塔聚落(類似台灣中南部宮廟聚落的形式,被認為是早期的大乘佛法起緣)。這類人的共同願望是想見到佛。希望見到佛,可以讓佛來因材施教,跟隨著佛修行。
然而,雖然此世界的佛已經滅度,但他方世界的佛還沒有滅度,因此產生的「去他方世界見佛」的願望,這即是淨土思想發展的背景。(原始佛教大多只談過去七佛,但是大乘經典則談到十方世界有無量的佛仍在現世說法)。 對於信仰佛塔的人,接受他方世界佛的教化,變成了他們願望。

「面見彼佛」是淨土思想的核心,但光是想去淨土,沒有背後的動機,容易被誤會想去淨土爽、去淨土享樂,像是去天堂一樣;淨土思想的背後是「渴望修行,想親自見佛,接受佛教育學習」的精神,這點有別於其他宗教的天堂觀。

五、 娑婆世界難以完成大乘修行,到他方世界更容易修行

同時,《華嚴經》描述成佛需要漫長累積龐大的資糧,單單一輩子人生根本不可能完成,需要生生世世來實踐菩提道,因此漫長的大乘修行,若在有利於修行大乘法教的環境,則變成必然的需求;然而,在娑婆世界也很難完成大乘修行,往生淨土變成「不可避免」的推動力:對於想去他方世界淨土者,是真實想要修大乘菩薩行,但此娑婆國土太難修行了,因此除了渴望見佛受教外,現實世界難以修行又促成了往生淨土的動力。

用這個視角來看淨土思想,才會了解真實意涵。淨土思想的發展,到現今竟然會有很多人提問:「要把握今世好好修,還是好好把握去淨土,哪一個比較好?」這種啼笑皆非的問題。因為從正確的發展來看,往生淨土者必然是大乘道的追隨者;而此生想修行大乘道,必然會想持續想修持,自然就會「把握此生、展望來生、生生修持」,而不會問今生該努力還是來生該努力這樣的問題。

六、 不動如來的淨土特色:大乘菩薩修行的典範

發願是大乘所特有,小乘並不如此重視發願,因為追求解脫者不鼓勵心中還報持「期待」。小乘的目標最快一輩子可以完成修行,但大乘無法一輩子完成,因此必須「期待」來生完生修行。例如《本生經》有提到過去佛陀有發願,透過不斷地來生貫徹心願達成成佛。在最早的淨土經典《不動佛國經》中,則詳細提到阿閦如來發願的因緣、背景、內容,以及成就的淨土莊嚴與往生淨土的方法,

《不動佛國經》被當代學者認為是最早提到願力集結的經典,沒有很具體條列出願力。研究認為,此時的大乘佛法對於從凡夫到佛,具體該怎麼修行,還不是很確定,因此很模糊。但是在描述如何成佛的修行方式,卻有相當細膩的描述,如同一張張綿密的網子,將大乘與小乘共許的法教、修行方式網羅起來,讓發心的菩薩可以清楚指出一條可遵循的修行方向──發願、大行、智證、佛果圓滿。

七、 阿閦佛與阿彌陀佛的淨土差異:發心智證到佛果圓滿

佛教最早的淨土思想,並不是現在耳熟能詳的阿彌陀佛淨土,是阿閦如來淨土。佛教以東方、西方國土為最早出現的淨土劃分方式:
1. 東方是太陽升起,象徵開始、緣起、因,阿閦佛陀經多談如何發心起修的歷程;西方是太陽落下,象徵結束、圓滿、果,阿彌陀經系列多談如何成就圓滿菩提的目標。
2. 佛宣說東方世界是強調佛菩薩「修行方式」,諸如如何不與煩惱相應、清淨梵行、無分別行等,宣說西方世界是強調佛菩薩「修行功德」,諸如眷屬身心圓滿、壽量無限、聞名得無生法忍、德披十方世界等。
3. 願力視角不同:彌陀經是以成就佛果的最終、淨土特色狀態去闡述願力;《不動佛國經》則是以成就佛果的種種過程、修行方式去闡述願力,兩者描述願力的視角角度不同。發願六度屬因願,成就佛果的狀態是果願。
4. 東方重視般若系,菩薩從發心大行到最終智證,般若智的證悟在如何成就佛道上,扮演很重要的地位;西方重視華嚴系,菩薩願行圓滿時,如何開展無邊福智,千言萬語難以言喻的福智圓滿狀態,是其焦點。
5. 經典內容上,重視般若系的東方淨土,多談「真空」面向;重視華嚴系的西方淨土,多談「妙有」面向。
6. 早期與成熟淨土思想的差異:《不動佛國經》的願力架構鬆散,討論願力屬於區塊歸納式,而不是彌陀無量壽經具體條列式。因為《不動佛國經》屬早期大乘經典,《無量壽經》則屬於中晚期的大乘經典,因此不能夠用條列式的觀點去看《不動佛國經》。

八、 菩薩發願邁向佛果大行的第一步:安忍

從東方妙喜淨土的意涵,可以了解不動佛法教:大乘修行的起點,首先是發菩提心,從「希望成佛」開始;但是開始發菩提心後,行菩薩道卻是要走極為漫長的修行路,任重而道遠,挑戰非常大,隨時可能會退轉菩提、退回小乘追求自身解脫。因此「忍耐」是一個很大的關鍵,必須忍受漫長成佛道路上,眾生的種種不美滿不圓滿,「安忍」可以說是不動佛法教的核心精神。

尊勝 大寶法王曾經在直播中強調:「不動佛發願就是一個誓言,這個誓言就是一個自我承諾!」不動如來實修營相較於其他修行,非常強調戒律的貫徹,但又不是教條主義式的戒行,是不斷透過誦戒來強調自我的「承諾」。透過戒律的承諾來防護不憤怒、不被煩惱所干擾,這就是不動佛的核心精神。誠如阿底峽尊者在怙主不動世尊成就法所言:「戒風起誦火,勤火焚罪障。」持戒才可以點起持誦(咒語)的火苗起來,而持續精進方能焚燒罪障。戒律、持誦、精進,三者相輔相成的重要性,正是真正能夠發起利他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