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脫文章

踏出密法的第一步:菩薩戒

一、 為何要受菩薩戒:菩提心容易退失

菩提心不是發了之後就相安無事直至成佛,菩薩戒最大的作用,就是在長養菩提心,因為菩提心非常容易退轉。在《大寶積經.普明菩薩會》中佛陀提出,菩提心在出現之後,四法會讓它增長,四法會讓它退失。

四法退失:「復次迦葉!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。何謂為四?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,無疑悔處令他疑悔,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,以諂曲心與人從事。迦葉!是為菩薩四法失菩提心。」因此,刻意欺騙老師、刻意希望他人對已造過的善業感到悔恨、憤怒謾罵一位發菩提心的行者、諂曲,這四者會讓菩提心退失。

四法增長:「復次迦葉!菩薩有四法,世世不失菩提之心,乃至道場自然現前。何謂為四?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;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;於諸菩薩生世尊想,能於四方稱揚其名;自不愛樂諸小乘法,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。迦葉!是為菩薩四法,世世不失菩提之心,乃至道場自然現前。」因此,不欺瞞師長地老實承認過錯、不妄語戲笑也不諂曲、對菩薩生起佛一樣的尊敬心並且稱揚讚嘆之、促成教化的眾生亦嚮往大乘佛果,這四者會讓菩提心增長。

菩提心四增長、四退失可以說是發菩提心的學處,所謂的學處就是學習的所在目標。要讓菩提心穩固,務必對發菩提心學處謹慎留意才行;然而,菩薩戒,雖非發菩提心的學處,但都是用來防護菩提心、令菩提心增長的善法。正是因為防護菩提心至關重要,大乘佛法實修修行,有別於原始佛教以解脫涅槃目標導向的戒定慧,大乘的修行在戒律的方面是以「菩薩戒」作為發起大乘禪定、大乘智慧的根本,同時更是防護不讓菩提心退失的基石。更何況,密法的修行始終來自大乘佛法,沒有良好的大乘戒定慧實修基礎,何來密法的實修可言?
 

二、 菩薩戒與五戒不同:心戒有別於行為戒

菩薩戒是屬於心戒,是心理上自我約束。心是很模糊、曖昧、抽象、難以捉摸的狀態,因此針對心所設定的戒律,也是偏向模糊,是犯或不犯、破或不破、什麼時間點犯或破,很難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。大乘佛法的發展,尤其是藏傳佛教則有公認的標準:倘若違犯了菩薩戒的規矩,在一座的時間內沒有補正就被認為是破,是採用「特定時間內是否有補正」來決定是否犯破。一座的時間約略四到六小時,因此,要守住菩提心,每天早上與晚上必須各念誦三次「皈依發心偈」,然後真心不捨棄眾生。

為什麼它要早三次、晚三次?把一天的時間分成六段的話,平均每一段是四小時。廣大行派受菩薩戒儀軌的作者阿底峽尊者,認為每四小時要念一次發菩提心文,這樣子菩薩行者在這四小時內不論有沒有犯,不論有沒有做什麼不對的事情,至少透過念發菩提心文進行懺悔補回來,這是以「補救精神」來做防護。後來藏傳統一的作法是:早上念三次、晚上念三次發心偈。

相較於菩薩戒,五戒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則屬於行為戒,透過非常具體的行為來認定是否犯戒,一旦犯了就犯了、破了就破了;行為戒不像心戒模糊地帶很大,不需要設定時間區間來補救,沒有這個必要。因此,屬於心戒的菩薩戒,稍有念頭就很容易犯,卻也很容易彌補;屬於行為戒的五戒,必須要有具體行為動作才會犯,要有動作要一連續的念頭跟行為組成,不容易犯,卻也難彌補。
 

三、 菩薩戒傳承:漢、藏各有兩系脈

漢傳佛教的傳承:有被認為出自於《菩薩地持經》,與出自《梵網經》的兩個系脈。不動如來實修營傳承是藏傳的廣大行派,而關於漢傳菩薩戒傳承,未來有機會,解脫協會將再作分享。

藏傳佛教的傳承:首先是「甚深見派」,其被認為創始者是文殊菩薩、龍樹菩薩。但是現有的資料文獻著作上,是出自寂天菩薩所著的《入菩薩行論》、《大乘集菩薩學論》簡稱《集學論》。《集學論》引用了《虛空藏真言經》的內容,來介紹藏傳菩薩戒。在藏傳佛教稱之為「十八支菩薩戒」,但實質上只有十四支,有四支重複。

接下來是「廣大行派」,其被認為創始者是彌勒菩薩。現有的經論出自於《瑜珈師地論》,此論中談到菩薩戒的內容,並非出自於單一部經典,而是出自於大乘菩薩藏所有的經典所匯集整理而成。不動如來實修營的傳承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,自然所授的菩薩戒是來自廣大行派,因此要對廣大行派菩薩戒重要的傳承三師有所了解:彌勒、月官、寂護。

彌勒菩薩作為廣大行派創始人,奠定了菩薩戒的內容;月官阿闍梨的重要性,則是將《瑜珈師地論》三品的內容提綱挈領將、整理濃縮成《菩薩律儀二十頌》,並且寫下了關於「犯戒還淨」的具體做法;寂護論師則是寫了《律儀二十頌中難釋》、將月官阿闍梨整理濃縮的律儀二十頌,詳細的解釋,目前不動如來實修營所用的儀軌上,也是以寂護的解釋為主。

老師上在不動如來實修營的第一堂課即強調:「所有學員都必須將菩薩律儀二十頌背起來,否則不能發問任何問題!」直白地讓學員明白:「沒有菩薩戒,一切免談。」
 

四、 廣大行派菩薩戒的作法:發菩提心、受菩薩戒兩階段

廣大行派傳承的菩薩戒,將發菩提心與授受菩薩戒兩者分開進行,這兩者依序被稱為「願菩薩戒」、「行菩薩戒」,《解脫莊嚴論》對這兩者的差異有作詮釋:

從聖者彌勒菩薩、無著阿闍黎,一路傳承到金州大師的主張,認為願菩提心事立下「果」的目標:「我要成佛以利益一切眾生。」而行菩提心則是利下了「因」的目標:「我要修習成佛之因─六波羅密。」《阿毘達磨集論》也提出了相呼應的說法,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中說:「發心有二種,謂無差別、差別。無差別者,謂:『願我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!』差別者,謂:『願我施波羅密多速得圓滿!』乃至『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!』」

前者是「計畫成佛」,後者則是「計畫實行六波羅密」,這兩者都是得到密法灌頂不可或缺的前提。不動如來實修營所用的發心儀軌,遵照阿底峽尊者所編纂「發心及求戒法次第」進行:發菩提心做法共有祈發心、殊勝皈依和羯磨三個部分;受菩薩戒作法則有所謂祈戒、問遮難、求戒、問發意、羯磨、祈請證明、告學處等七個步驟。
 

五、 廣大行派菩薩戒傳承:以菩薩戒法名懷念法王的慈悲

菩薩戒的傳承第一來自彌勒,再來是無著菩薩、世親、聖解脫軍、解脫軍、調伏天、師子賢、大密行者、小密行者、金洲法稱,也就是金洲大師,本名為法稱。再來是著名的阿底峽尊者,然後是歷代重要的弟子,種敦巴、金俄巴,然後一路傳承到大約第三十幾代時,傳入噶舉派;然後就到最後四十九傳的黑帽十七祖,也就是現在的大寶法王。一般在藏文裡稱呼噶瑪巴不會稱呼為噶瑪巴,會稱呼「黑帽者」。第一屆不動如來實修營的羅卓仁謙老師,即是在第十七大寶法王座下得到菩薩戒,傳承為五十傳。

羅卓仁謙老師強調,菩薩戒傳承到法王為止是四十九傳,到老師自己是五十傳,第一屆不動如來實修營的菩薩學員們,應該要算是五十還是五十一傳,老師強調:「我不敢說你們是我的弟子,我只是為你們作證菩薩戒而已。」老師再次強調:「這屆所有不動如來實修營的菩薩戒法名都叫做『懷喜』。「喜」這個字是大寶法王的幼名,法王小時候叫阿波嘎嘎,阿波嘎嘎藏語是「歡喜的兄弟」的意思。能夠圓滿成辦第一屆不動如來實修營,還是在華人區正式傳授噶舉派的密法修持,更在佛陀天將日這麼殊勝吉祥的日子授受發心和許可,這無一不是法王的慈悲加持,解脫協會才能有辦法圓滿地成辦不動佛法教。因此,懷念法王是在場受菩薩戒的菩薩學員們很重要的事,以菩薩戒的法名來感恩法王的慈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