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3
#菩提心禪修次第
#修心七要
#噶舉派是實修為主的傳承
之前所提到的「自他交換」禪修技巧,以佛教術語來看叫做「世俗菩提心」,換言之,它是世俗上有用,究竟上來看不一定真的有用,世俗菩提心的立論就是這樣。
為什麼這裡要強調「勝解作意」這件事呢?因為學習佛法的人基本上分兩種,一種叫隨信行、一種叫隨智行。隨信行就是他接受度比較高,所以他聽到一個資訊的時候,大部分他就會接受;至於隨智行的人呢,這種人批判性比較高,他聽到一項資訊之後,他不會先接受,他會先批判。
會特別強調「勝解作意」這件事情,是因為說不定在座有些人,聽了我今天講的內容之後,可能回去會想看《入菩薩行論》,而《入菩薩行論》裡面有大量的用很多的理由來說明為什麼自他是平等的。
但是我得說,從隨智行的角度來看,它很多理由不見得完全能夠說服人,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,它就有點像是這種勝解作意,聽得懂這個意思吧?你說它到底是不是事實,你也沒有辦法說它不如實,因為有些東西我們沒有辦法追究,有些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立刻知道答案的。
比如說,有些問題可能是建立在轉世之理論基礎上,可是我們相信這個理論,可是我們知不知道確實轉世的方式等等事實?我們不知道嘛,講白了就是它有些東西是建立在很多的前提之上的,當它是建立在這些前提之上,然後你對這些前提又沒有確定的時候,你其實會對那個推論是有一點存疑,你不是那麼確定的,但是不是說你一定要解決掉你所有的存疑它才有效?當然不是啊,它從勝解作意開始它就有效了,這樣能瞭解嗎?
--
禪修就是「心的重訓」譬如讓心長出強健的肌肉,可以應對生活中的負重與壓力,讓生命活得更自在健康且富有彈性。
「修心七要」是一套培養菩提心的禪修技巧,由切卡瓦論師所創,此禪修法門最大的特色,是它非常簡單、非常適合如現代一般的五濁惡世,能夠把五濁一切障礙都轉化為菩提心。
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,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@:https://reurl.cc/D3Xk3Q,及「禪師不打坐」的LINE@:https://reurl.cc/OMvGmr。
#修心七要系列
豐富的文章,增長佛學知識